【電影】《鐵娘子:堅固柔情》(The Iron Lady)
前幾天從新聞得知英國前首相相瑪格麗特‧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因中風發作辭世,享壽87歲,震驚國際。然而自己對於柴契爾夫人生平事蹟的了解並不多,但印象最深刻是來自於2011年《鐵娘子:堅固柔情》這部電影。
影片以倒敘的手法來回顧柴契爾夫人的一生,不斷在過去和現在兩個時空中交錯,除了描述柴契爾夫人如何表現女性主權及邁向權力巔峰的從政風雲錄外,更是揭開她剛柔並濟和晚年落寞的一面。
電影的鋪陳敘述了柴契爾夫人從青澀懵懂的少女、剛初出茅廬的女性候選人,最後打破了男性主導政治體制的傳統內閣中脫穎而出,由一位下議院議員扶搖直上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這也是二十世紀唯一連任三次首相的傳奇故事。
1976年,柴契爾夫人擔任首相之前,她曾經高姿態地反對共產主義,並且毫不留情地對前蘇聯作出抨擊,因此被前蘇聯媒體戲稱為「鐵娘子」(Iron Lady) - 嘴巴如鐵般的堅硬,然而這個綽號也就成為了她一生代表性的標誌。
「蘇聯人正不懷好意地存心支配世界,他們正極力使自己成為世上前所未有的超級帝國。那些在蘇維埃政治局的人根本完全不需理會民意的波動,他們一向都是把錢花在槍枝(軍事)而不是牛油(民生);但我們卻把槍枝放到最後。」
雖然這部電影引起英國各界不同的觀感及柴契爾夫人家人的不滿,但整部電影對於當時的政治歷史事件多半只是輕描淡寫,沒有太深刻的著墨,反而把柴契爾夫人內心情感上的描述與詮釋,絲絲入扣的表達出來,讓觀眾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即便是鐵娘子的性格,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
「我或許可以不戴帽子,但珍珠項鍊絕對沒得談。」這是柴契爾夫人曾經對她的幕僚說的一句話,因為這串珍珠項鍊是她在生下雙胞胎之後,丈夫丹尼斯送給她的禮物。
雖然她發動的福克蘭戰爭勝利,但英國有許多官兵因此而傷亡,柴契爾夫人以身為母親的角色,表示能夠完全體會父母痛失愛子的心情,一一親筆寫信給這些戰死官兵的家屬致哀。
影片中也特別強調丹尼斯那對柴契爾夫人無私的愛和支持,及柴契爾夫人對他的依戀與不捨。2003年丹尼斯過世後,對柴契爾夫人造成很大的打擊,她總是不願意去面對丹尼斯已經死亡的事實,不願意整理他的遺物,同時腦海中還會不時浮現丹尼斯的幻影,一點一滴地回憶兩人過去的鶼鰈情深。即使柴契爾夫人在政壇上多麼固執己見、叱吒風雲,但失去丹尼斯在一旁的呵護與陪伴,她終究是孤獨的。
影片中導演和配樂家刻意安排兩首名曲,一是貝里尼的歌劇《諾瑪》中的「聖潔女神」(Casta Diva),在柴契爾夫人與丹尼斯年輕約會時的背景音樂,及柴契爾夫人結束十年首相任期,黯然離開唐寧街十號官阺時的背景音樂,不免營造出繁華落盡,轉眼成空,令人不勝噓唏的感嘆。
另一首是電影《國王與我》中的經典名曲〈Shall We Dance〉;這是年輕的契爾夫人因為從正參選落敗後,與丹尼斯的跳的一隻舞蹈,也因為這支舞蹈奠定了兩人日後一輩子的夫妻情誼。
因為這部影片再度獲得得到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獎的梅莉史翠普,從早期電影《法國中尉的女人》、《遠離非洲》、《麥迪遜之橋》、《穿著Prada的惡魔》、《時時刻刻》、《媽媽咪呀!》等多部電影,每個角色都能夠揣摩得唯妙唯肖,自然融入,出神入化的演技,實在令人讚嘆。
然而在這部《鐵娘子:堅固柔情》中的表現更是不同於以往的角色,雖然影片中幾乎都是圍繞著梅姨的角色為主,但精湛的化妝和造型,加上梅姨百變口音與出神入化的演技,將「鐵娘子」這個稱號及性格表現得十分完美,尤其是那堅定的眼神、不畏強權、不輕言妥協的氣度和氣質,更是讓人拍案叫絕,心服口服。
《鐵娘子:堅固柔情》The Iron Lady
導演:菲莉妲.洛伊德 Phyllida Lloyd
編劇:艾比.摩根Abi Morgan
演員:梅莉.史翠普 Meryl Streep
吉姆.布洛班特 Jim Broadbent
2012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化妝獎
【Music Garden】
貝里尼 – 歌劇《諾瑪》中的「聖潔女神」
V. Bellini -「Casta Diva」from《Norma》
藉由Maria Callas的版本,對這位從噓聲與掌聲之間落幕的傳奇女性表示致哀之意。
這首曲子幾乎是電影導演非常喜愛使用的音樂之一,如:《窈窕男女》(1994)、《麥迪遜之橋》(1995)、《仲夏夜之夢》(1999)、《2046》(2004)《天堂口》(2007)等作品。貝里尼曾八次改寫這首詠歎調,利用義大利美聲唱法及虔誠的祈禱心緩緩唱出諾瑪內心的愛與等待。
貝利尼曾說:「萬物皆可失去,唯獨《諾瑪》必須長存!」
留言列表